據了解,能源互聯網更深層內涵是將各種一次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轉化成二次能源電力,通過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結合互聯網平臺技術,實現公眾實時的能源互聯和共享。事實上,能源互聯網在歐美多個國家已經“開花結果”。以德國為例,德國近年來推出E-Energy計劃,投資1.4億歐元,利用4年時間使得整個能源供應系統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聯網,以及計算機控制和監測。通過這種方式,目前德國1000多家電力公司中,其可再生能源發電在整體能源消費量中占比達到25%。
相比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含義更廣泛,其投資空間遠比智能電網廣闊。智能電網對于分布式發電的消納能力限制于局部,而能源互聯網通過大電網與微電網的技術融合,使得分布式發電的消納范圍大大擴大。這對于當前受制于電網安全性顧慮而裹足不前的風電、光伏和天然氣等分布式能源有望在能源互聯網時代實現質的飛躍。
《2015-2020年中國能源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報告》顯示,能源互聯網將激發分布式能源大發展,帶動電力儲能市場爆發式發展。能源互聯網化要發揮作用,足夠的能量存儲空間是基礎,電力的潮流控制、分布式電源及微網將實現廣泛應用。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