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建電力承建的國內首個集LNG接卸儲存、氣液外輸裝船轉運等多業務、多功能于一體的協鑫匯東江蘇如東LNG接收站項目T-2101、T-2201號儲罐承臺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項目正式由基礎施工邁進主體施工階段。
項目位于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洋口港陽光島,建設規模為300萬噸/年,是中建電力自2019年承接江蘇LNG接收站擴建工程并于2021年順利交付后,兩年后重返同一地點承建的儲罐工程,包括200萬噸/年的氣化能力,50萬噸漕船轉泊能力及50萬噸液體裝車能力,項目主要建設2座20萬方LNG儲罐、1座21.7萬方的LNG卸船碼頭、1座4萬方的LNG裝船碼頭(2個泊位)以及配套的工藝工程和公用工程設施,并預留發展用地。
超前謀劃,8709方混凝土順利澆筑!單個儲罐承臺直徑92.6米,厚度由1.2米到變徑1.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砼澆筑量8709方。2023年4月16日下午,隨著最后一泵混凝土傾瀉而下,T-2201號儲罐承臺混凝土澆筑完成,標志著項目由基礎施工正式邁入主體施工階段。開工初期,為確保混凝土按期澆筑,項目經理張雷第一時間召開施工交底會,根據項目特點,以重大施工節點為導向,細化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始終做到策劃、計劃先行,同時采用雙罐分責小組管理模式,每個儲罐由施工、質量、安全,專人專項專責管理儲罐施工作業。以“即知即改、分秒必爭”的工作要求,奮力拼搏,確保儲罐承臺混凝土按期澆筑。
創新助力,一舉節約工期11天!項目團隊在施工過程中十分注重新技術應用,把承臺內支撐架體搭設由傳統的鋼管腳手架優化成承插式盤扣架搭設,承插式盤扣架搭設簡單快捷,可縮短施工時間,整體節約工期11天。同時在承臺模板鋪設、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等施工工藝上合理穿插,減小各工序施工間隔。此外,在人員、機械資源有限的前提下,采用“跳倉法”混凝土施工,將承臺分5個區進行澆筑,以此達到縮短工期的目的,節約工期7天。
精益求精,打造質量標桿。項目始終堅持“質量就是生命”,以質量目標為導向,以樣板引路為開端,以質量管控為核心。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力爭每個細節做到嚴、慎、細、實。嚴抓過程管理,針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標高控制,項目自制可調節支座,與鍍鋅鋼管相結合使用。以鍍鋅鋼管上標高為混凝土標高表面,在此基礎上調節可調支座,每段鍍鋅鋼管的間距不大于1m,在混凝土提漿收面前,安排專人對混凝土標高面再次復測以保證表面整體平整度控制在毫米級別。
聚焦“雙碳”,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協鑫匯東江蘇如東LNG接收站項目建設規模為300萬噸/年,是保障南通市天然氣供應,助力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對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落地實施助力國家“雙碳”目標意義重大。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將承接協鑫“一帶一路”非洲沿線最大的“埃塞俄比亞—吉布提石油天然氣”項目,首次在江蘇省內實現特大氣源完全自主,天然氣有效供給完全自主LNG接收應用完全自主,預計每年能為國家管網輸送約40億方天然氣,將更加有效服務整個長江流域,助力實現“氣化長江”。
截至目前,中建電力累計參與投產和在建LNG項目19個,施工建設儲罐39個,累計容量達648萬立方米,有效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發展,“筑”力國家雙碳目標。(中建電力基礎設施分公司 肖敏 焦銀輝)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