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2天的首屆核安全峰會13日在華盛頓落下帷幕。與會各國領導人或代表一致認為,核恐怖主義是對國際安全最具挑戰性的威脅之一,維護有效的核安全需要各國在國際合作協助下持續努力。
峰會閉幕時發表公報,呼吁在4年內確保所有易流失核材料安全。公報說,強有力的核安全措施是防止恐怖分子、犯罪分子及其他非授權行為者獲取核材料的最有效途徑。各國對維護各自控制的所有核材料及核設施的有效安全,以及對防止非國家行為者獲取惡意使用此類材料所需的信息或技術負有根本責任。
公報重申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國際核安全框架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并將努力確保該機構繼續擁有所需的適當的機制、資源和專業知識。
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在會議發言中說,主權國家對于維護本國核材料安全負有主要責任,國際原子能機構可以幫助成員國降低核恐怖風險并建立有效的應對機制。
此外,峰會還通過了核安全峰會工作計劃。按照工作計劃,與會各國將在自愿基礎上,根據本國法律和國際義務,在核材料的儲存、使用、運輸和處理等各個方面以及防止非國家行為者獲取惡意使用核材料所需的信息方面,實施相關的政治承諾。
會議期間,一些國家宣布了加強核安全方面的舉措和合作協議。美國和俄羅斯兩國政府簽署協議,決定落實雙方于2000年達成的《钚管理和處置協定》,同意分別將至少34噸的武器級钚轉化為民用核反應堆所需燃料。
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就推動削減墨西哥高純度濃縮鈾問題達成合作協議,美加兩國將幫助墨將其高純度濃縮鈾轉換為研究反應堆用低純度濃縮鈾,以支持墨西哥民用核能開發。此外,烏克蘭承諾在2012年前將該國現存的所有高濃縮鈾移出本國。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出席峰會時說,確保核材料安全、防止核恐怖主義是全球性挑戰,國際社會應在防止核恐怖、保證核裂變材料安全等方面采取緊急行動,共同抵御威脅。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所有與會國家重申,各國對確保核材料與核設施安全負有根本責任。各國同意,核恐怖主義的威脅無法由各個國家的單獨行動來解決,國際社會應通過加強現有體制與機構,應對這些威脅。
首屆核安全峰會擬為未來各國加強核安全交流合作的一個新起點。根據會議公報,下一屆核安全峰會將于2012年在韓國舉行。(完)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