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因地理環境等問題,目前仍有部分牧民沒通網電,靠風力發電或蓄電池保障基本用電。為了徹底解決當地牧民的用電困擾,當地政府引進一種新型蓄電設備——“微電站”。
二連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蘇木黨委副書記、蘇木長孟克告訴記者,目前格日勒敖都蘇木沒通網電的約40戶牧戶都已經安裝完畢微電站,實現了電力的全覆蓋。
從過去沒電的“摸黑”生活,到風力發電再到鉛酸電瓶和小型的風光互補電瓶,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蘇木的蒙古族居民中朝魯巴特爾可謂發生了質的變化??墒?,隨著家用電器的普及,用電量的增加,先前的這種用電方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生活所求。
“之前我們家用風電互補的電瓶,因為鉛酸電池的體積大、一套電池的使用壽命也就2年,換了好多套,廢棄的電池就有30多塊,體積大,又重也搬不走,所以也沒處處理。”中朝魯巴特爾知道這些鉛酸電池也污染環境,為了更好地存放,他還特別給這些電池蓋了個房子。
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烏拉蓋牧場的銀秋生之前用的是1000瓦的鉛酸電瓶和小型的風光互補電瓶。他告訴記者,1000瓦的設備能照明看電視,帶一個小型的冰柜就時常斷電。
據介紹,所謂“微電站”是由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組件、小型風力發電裝置及多功能智能型控制系統所組成的家用綠色發電產品,而這款產品的技術研發者正是中國著名的鋰電池研究領域領軍人物、北京大學教授、國家863計劃鋰電池項目負責人其魯博士。
其魯告訴記者,微電站的核心在于高性能的儲能鋰電池和智能化的多用途控制系統。它重量輕、體積小、多功能、充電快、壽命長(至少可使用5年)。3kw、5kw的微電站系統可以滿足家庭照明、電視、冰柜、抽水、電動摩托車以及飼料粉碎機、擠奶器等用電需求,10kW或更大功率的微電站則可以滿足嘎查和邊防哨所等的所有用電需求。
銀秋生使用微電站1年多了,他用的是3000瓦的產品,有了這個基本上就和有了常電一樣了。該產品用的太陽能板在草原上上午光線強的時候2-3個小時就能把電池充滿,3000瓦總共是3塊電池,每塊電池能存一度電,這些電足夠使用。
“除了照明、我家的電視、冰柜、電磁爐都能用。另外,還能使用水泵抽水飲羊,非常方便。”銀秋生如是說。
錫林郭勒盟二連浩特市的格日勒圖還用它干起了電焊的營生。格日勒圖說,安裝了微電站供電設備后,就可以滿足3kw電焊機、1.8kw切割機等生產設備使用。這樣比之前使用的汽油機省了很多錢而且也沒有污染。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