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奧巴馬政府首個內閣級貿易代表團訪華,將參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5月19日,美國商務部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在上海美國商會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午餐會上發表演講,再次強調美方希望中國加強政策的透明度。
“我在與美國企業領導交談的過程中發現,這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企業往往不知道規則是什么,如何執行,以及決策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常常沒有公開評議期,讓企業就新制定的規則和規定提出反饋。”駱家輝表示,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抑制外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
此外,駱家輝還介紹了此次貿易代表團訪華的目標,以及美中雙方在清潔能源市場的合作契機。這一貿易代表團由24家清潔能源、能源效率、電力儲存、輸送和分配等領域的企業組成,也是奧巴馬政府的首個內閣級貿易代表團。
代表團出訪之際,恰逢美國國家出口計劃公布。這一計劃的目標,是在2015年前將美國的出口提高1倍,以促進就業增長。駱家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美國要減少對中國及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最重要的手段一定是擴大出口,而不是通過貿易保護主義減少進口。“中美雙方領導人對此已達成共識,以使全球經濟實現再平衡。”駱家輝說。
他認為,與美國需要擴大出口相對應的是,中國應增加消費、減少儲蓄,以利用內需發展經濟。“當然這不等于照搬西方(引起次貸危機)的做法,中國需要多花錢,而不是多借錢。”
5月24日至25日,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將在北京舉行。駱家輝表示,兩國政府各部門將就經濟、國際合作、朝鮮及伊朗核問題等廣泛議題展開討論。他也將在此輪對話期間就貿易相關的問題與中方進行探討,包括他所提到的上述顧慮。他認為,在歐洲出現經濟二次探底,中國面臨出口下降擔憂的大背景下,此輪戰略經濟對話更顯緊迫。
駱家輝表示,中國是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美國則是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在過去20年中,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增長了12倍,從中國的進口則增加了30倍以上。“分歧是兩國日益發展和成熟的貿易關系不可避免的副產品,但我們一定要記住,這些分歧只涉及我們兩國之間貿易活動的一小部分。例如,根據2009年的貿易數據,受到該年度反傾銷或反補貼稅條例影響的只占美國從中國進口的不到3%。這一比例相當小。”
他認為,雖然兩國不能在所有問題上達成一致,但由于經濟環境密不可分,兩國應努力通過合作來解決現存的問題。
駱家輝是美國首位華裔商務部長。在2009年3月赴任之前,他曾擔任八年華盛頓州州長,并在此期間使華盛頓州對華貿易額實現翻番,達到每年50億美元。2009年7月14日至17日,駱家輝與另一位華裔部長——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曾聯袂訪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