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書訊:《能源戰爭》

2013-03-31 13:21:00   作者: 余勝海  
余勝海,1964年生于湖北隨州,資深媒體人、財經作家,國內多家主流媒體專欄作家、評論員。長期從事企業發展、企業家商業思想與商業模式研究,關注中國商人的生存狀態及發展脈絡,是中國企業發展史和企業家成長史的忠實觀察者和研究者,曾榮獲“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全國優秀青年學者”“首屆中國博客大賽十佳博主”稱號。已出版《光榮與夢想》《創業非常道》《企業家大敗局》《解密中國頂級CEO》等十余部著作,備受讀者好評和媒體關注。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近百年來,石油促進了世界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同時也讓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特別是自20世紀50年代進入“石油時代”以后,世界各國為了爭奪石油資源而導致的沖突和戰爭層出不窮。當我們回過頭梳理百年來的戰爭史時,才發現很多戰爭都是圍繞著石油資源而進行的博弈。從兩次世界大戰到連綿不斷的中東戰爭,再到2011年爆發的利比亞戰爭以及不斷升溫的中國南海主權爭端,無不帶有強烈的能源色彩。在19世紀,俄國人和英國人在阿富汗和中亞爭奪勢力范圍,進行劍拔弩張的大博弈。在全球石油、天然氣、煤炭供求日趨緊缺的背景下,各國對石油資源的爭奪也日趨白熱化。大國之間的能源戰略暗潮激蕩,全球政治風云波瀾迭起。20世紀后半葉的兩次“石油危機”已經為全球社會敲響了警鐘。隨后,人類為尋找石油替代能源而做出了種種努力,核能、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異軍突起,人類似乎看到了減少對石油過度依賴的一絲曙光。然而好景不長,進人新世紀,油價的劇烈震蕩使得全球社會的脈搏也加速跳動,第三次石油危機的爆發令全世界驚恐不已。

2011年3月,由于受到利比亞戰亂的影響了國際油價大幅攀升,一度升至110美元一桶,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的新高。目前,油價每桶仍在100美元上下的水平徘徊,全球進人高油價時代,第四次世界石油危機正向我們逼進。聯合國能源署發布公告稱,高油價必定成為一種常態!因為全球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再也沒有發現過大型的油田,以目前世界的原油藏量,大概只能再開采20年,天然氣只能再開采30年,煤炭只能開采100多年。對于能源危機,我們每一個國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必須未雨綢繆。

隨著各國對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圍繞爭奪最后的油氣資源的斗爭仍然是2l世紀地緣政治的主題。從委內瑞拉到俄羅斯,從里海到波斯灣,從地中海沿岸到西非的幾內亞灣,無一不受影響。更為嚴重的是,石油已經與反恐和政治聯系在一起,成為發動戰爭的理由,世界政局充滿了不確定性。現在發展中國家已成為全球能源消費的主體,全球能源消費的中心正在向亞洲轉移。隨著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全球能源消費和貿易格局逐步轉變。一場21世紀的能源爭奪戰正如火如荼地在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幾個大國上演。誰能在這場能源博弈中取勝,誰就能在未來競爭格局中占據主動。

目前,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到2011年我國石油對外依賴度已突破55%,到2020年將達到75%,能源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軟肋”。專家預計,中國的石油25年內將枯竭,煤炭只夠用100年,能源的開發利用面臨著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雙重壓力,而現在南海主權爭端風起云涌,硝煙彌漫,戰爭一觸即發。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利用國際石油資源的方式上,主要采用貿易方式,因此,國際石油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我國的國家利益產生巨大影響。

長期以來,我國對影響石油供給和波動的各種因素研究不夠,跟蹤不深,特別是對石油價格波動背后極為隱秘的地緣政治因素了解不多,對國際石油供給波動缺乏預見,更缺少影響國際石油供求的有效手段。同時,我國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話語權還很弱,總是被動接受國際石油價格變化,難以轉嫁成本。在對國際石油資源依賴性越來越強的情況下,石油價格的漲跌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利益和國民福利。特別是一些國際石油寡頭,利用我國石油供求的臨時I生斷檔,操縱石油價格,使我們在石油貿易中承受了很大的壓力,蒙受了巨大的損失。特別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石油的金融屬性日顯突出,在一個只有“中國需求”卻沒有“中國價格”的國際石油價格定價權體系下,構建中國“石油金融一體化”體系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說,在20世紀,誰控制了足夠的石油資源,誰就能在地緣政治中占據主動并保證本國經濟的獨立發展,那么,在2l世紀,誰掌握了新能源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經濟和技術進步的主動權,新能源技術將成為改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國在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中不遺余力,紛紛爭搶全球新能源戰略的制高點,于是,新能源資源又成了國家之間新的潛在緊張關系和沖突的來源。

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發展新能源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節能減排更是一種自我救贖。一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另一方面,也要著重提高傳統能源的使用效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嚴峻的現實已經不容我們有絲毫停留,著力開發可再生綠色能源,并使其在保障能源供應、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戰略選擇。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能源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