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地區間聯系日益緊密。東北亞地區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發展空間廣闊。東北亞各國經濟發展梯次明顯,在能源資源、資金技術等方面互補性強,文化淵源深,合作潛力巨大。充分發揮彼此優勢,加強互利合作,不僅有利于促進本國經濟發展,而且有利于維護本地區乃至世界經濟繁榮穩定。
近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東北亞地區合作領域不斷拓寬,貿易和投資規模快速增長,能源合作邁出重要步伐,人員往來密切,相互間經濟合作日益活躍。特別是中國實施的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為東北亞地區合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但是,與其他一些區域經濟合作相比,東北亞地區合作水平還不高,進展較慢。加強東北亞地區國家之間、企業之間的合作,拓寬合作領域,提高合作水平,健全合作機制,是區域內廣大企業和人民的共同愿望。東北亞區域內的各國政府和企業,都應當順應時代潮流,增進互信,擴大共識,努力推進務實合作。中方愿與東北亞各國一道,以更加開放、更加積極的態度,進一步深化多雙邊合作,共同開創經濟合作的新局面。
這里,我就深化東北亞經濟合作提出如下意見。
第一,深化能源資源合作。能源資源合作是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戰略重點。中國作為能源消費大國和生產大國,多年來能源自給率在90%左右,我們將繼續立足國內增加能源供給,并愿與各國深化能源資源互利合作,加強政策協調,加快推進石油、天然氣等重大能源資源合作項目建設,推動建立清潔、經濟、安全可靠的東北亞能源合作體系。把先進能源技術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能源節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二,推進物流體系建設。物流合作是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關鍵環節。希望各方加強區域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鐵路、公路、海運、航空、管道等交通物流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物流產業標準化體系,促進物流產業一體化進程,加強物流信息體系建設,完善物流信息共享機制,大力開展物流從業人員培訓。
第三,擴大貿易和投資合作。中國愿與東北亞各國在進出口貿易方面加強合作,進一步消除貿易壁壘,擴大貿易規模,確保進出口商品質量和安全。繼續加強相互投資,優化投資結構,改善投資環境,擴大能源資源、基礎設施、高新技術、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投資。鼓勵外資參與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支持中國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建設生產基地和經濟貿易合作區。
第四,完善合作協調機制。在發揮現有合作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健全多邊合作機制,通過多種有效形式,加強磋商、協調和信息溝通,探討和解決地區合作中涉及的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問題。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來,中國成功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中國將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方針和政策不動搖,深入實施互利雙贏的開放戰略,反對任何形式的保護主義,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繼續貫徹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共同營造和平穩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地區環境。一個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中國,必將為包括東北亞地區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合作空間。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