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從通威20個真相看硅料及行業現狀

2021-05-08 09:24:43 華泰電新

受疫情影響,呈現前低后高大的走勢。多晶硅和電池片維持滿產滿銷狀態,除了多晶硅老產能受洪水影響,停產一個月左右。

會議紀要:

時間:4月13日,周二晚 20:00

嘉賓:通威股份副董事長嚴虎先生及相關板塊領導

董秘嚴軻總分版塊業績拆分:

受疫情影響,呈現前低后高大的走勢。多晶硅和電池片維持滿產滿銷狀態,除了多晶硅老產能受洪水影響,停產一個月左右。

2020年分版塊:

多晶硅產銷量及均價:

銷量8.66萬噸(同比+35.8%),均價6.95-6.96萬/噸(含稅);7月份以后價格逐步回升,下半年整體均價7-8萬/之間。

成本:

生產成本:新老產能加權平均生產成本3.87萬元/噸,其中新產能3.63萬元/噸,老產能4.9萬/噸。

完全成本:加權平均4.63萬/噸,其中新產能4.27萬/噸,老產能5.9萬/噸左右(受到洪災影響,正常是5.5萬/噸)

電池片產銷量及均價:

電池出貨21GW,其中單晶18GW,多晶3GW。實現利潤11億+。

其中單晶單瓦凈利7分/W;電池加工成組件1GW+,規模較小,組件環節虧損7000萬左右。

農業6個億利潤;電站3億+,扣除2億多減值,整體8000萬利潤左右。其他總部跨板塊費用及內部合并抵減。

2021一季度:

電池:銷量6.4GW左右,其中多晶800MW,單晶5.6GW。電池片盈利2億出頭一點。單多晶平均3分/W+,單晶但瓦盈利4分/W。組件300MW+,虧損2000多萬。

硅料:多晶硅2.39萬噸,含稅9萬出頭一點。生產成本沒有太大變化,加權平均生產成本3.7萬/噸,全成本4.8萬/噸。多晶硅+化工實現凈利潤7億+,硅料6億+;

農業基本持平,略有盈利;

電站8700萬左右。其他總部跨板塊費用及內部合并抵減

問答環節:

可轉債預案詳細情況的介紹及公司相關規劃?

A:120億轉債發行主要是考慮多晶硅、電池、電站等業務發展,募投項目包括包頭二期和樂山二期兩個5萬噸以及與天合合作的15GW硅片規劃以及35億補流。

除了募投項目外,我們還有產能投資規劃還包括云南一期5萬噸以及與晶科合作,與天合合作的切片項目。電池到2023年底80-85GW,今年是55GW,后續產能的落地還需要基于技術路線的考慮。

我們不管在硅料還是電池環節,保持行業領先的優勢,技術、人才和管理儲備作為足夠的支撐。

企業競爭中,考慮到融資政策隨時都會發生變化,抓住在正確的窗口期。

嚴虎總:我們2020年發布了4年規劃,加上我們與天合硅棒切片項目的合作,最近4年的投資超過700億,大部分是在2021、2022年投放。從資產負債結構,到2020年末資產負債率不到51%;根據我們未來1-2年投資以及盈利的情況,保障資產負債結構合理,未來4年會進行2次再融資。去年定增60億,這次120億轉債批復在Q4,后面一年擇機發行。

按照60%資產負債率,剩余的40%靠權益以及利潤來解決。從資金使用角度,在轉債沒有到位之前,有足夠多的銀行項目融資、中票等多個渠道可以滿足項目建設需要。

硅料價格走勢?今明年價格中樞判斷?

A:從目前供需關系看,我們認為在2021年,在目前價格情況下還有上漲的趨勢。整體說,產業鏈幾個環節產能釋放還存在時間上的差異。從4季度觸底到價格反彈,目前行情會延續到2021年末。

行業產能投放情況對供需的影響?

A:考慮同行的產能擴張,今年年底能夠釋放產能主要是我們永祥的兩個項目。其他項目基本要到2022年上半年。亞硅、大全、新特、協鑫等都有產能擴廠規劃,要到2022年中期及下半年。下游拉棒產能釋放還在繼續,今年價格還會持續強勢,漲幅不會像四季度以來這么猛,產業鏈利潤均衡到終端發電,平衡點時間點不好判斷。價格波動是市場正常反應,從另一方面來說,未來更多看我們自身競爭力的體現。即使去年歷史最低點,我們還有20%左右毛利率。

2021年-2022年硅料會持續緊張,我們兩個5萬噸年底投產,后面還有3-6個月爬坡期。明年真正釋放出的量就10萬噸出頭,根據終端需求增長還是下游擴產,硅料會維持相對緊缺的狀態。

價格對終端需求的影響?

A:去年下半年硅料價格開始上漲,硅材料在下游成本占比有時候還沒玻璃高。其他還有沒有下降空間,值得商榷。目前價格既然是真實存在價格,說明下游能夠接受;如果確實影響需求,肯定會反向傳導。

農業板塊未來戰略?

A:漁光一體是光伏與農業銜接的紐帶。長期戰略目標也包括世界級安全食品供應商。農牧板塊基于行業本身特性,收入、利潤增速肯定低于光伏,但仍然是公司核心業務之一。農業的定位沒有變化,量、利同樣重要、

電池新技術GW級項目的進展?

A:TOPCon和HJT都有中試線,TOPCon的中試線是嫁接在眉山210的產線上,本身比較新;選用了兩個不同技術路線,還處于良率、效率攻關上,還沒到下結論TOPCon取代PERC的時候。TOPCon比我們預期要慢一些,當然也比我們預想難度更大一些,下半年會出結論。TOPCon實現隧穿氧化層有4條路線,傳統PECVD還是要解決成本的問題,用LPCVD等等都出現良率、效率等問題,新技術爆發初期問題都是比較多的。需要站在電池+組件的角度,實現最終的經濟性。

HJT中試線:成都3條線算是第二代產線,6月底建成,3個月左右爬坡期會有初步的結論,這是一代線沒有實現的。今年年底會有階段性的結論,不代表TOPCon或者HJT在性價比上取代perc的答案。

需要解決設備、工藝、材料(銀漿、靶材、特氣等)匹配情況,才能有肯定的答案。

大尺寸爬坡后,結構及硅片保供問題?

A:一季度出貨看,166及以上50%出頭,158單晶和多晶占比50%左右。今年年底166及以上產能占比90%左右。

硅片保供:保大尺寸產能,全行業看,我們前段有硅料,在硅料相對緊缺的情況,一方面采購我們硅料,一方面來保障我們硅片需求。我們電池開工率保持比較高。

硅料四月份成交均價?全年產量預計?產業鏈上下游的庫存情況?

A:單晶致密簽單價格部分散單達到145元/kg(含稅),前期長單鎖定的均價12.4-12.5萬/噸左右。

庫存正常就3-5天,直接面對我們下游,不會有貿易商在我們體系內存在。

對于顆粒硅的判斷?擴產的進度?

A:顆粒硅主體裝備板材都是用的800H,受制于供應不足,制造周期都很長,800H制造周期在10-11月。協鑫還沒開始訂貨,最快明年下半年投產。

我們新產能訂貨最早,美國、日本等板材產能都已經占滿了。大全、特變基本都會在明年三季度以后。我們內蒙項目可能也要在明年下半年了。

明年一二季度價格不用擔心,三季度價格略微調整一點,四季度可能有一定壓力。

電池片不同尺寸盈利水平?

A:除了158以外,都沒有什么盈利。之前是158>210>166,最近210硅片漲了一點,把210盈利拉下來一點,1分/W左右。

整個電池片行業開工率基本在85%,我們保持100%滿產。我們同行都在85%以下,一是組件開工率平均70%+,對電池需求在減少;我們產品質量保障我們電池搶單能力,能夠響應到客戶的價格要求;二是前端硅片供應不足。

電站業務?

A:今年建設并網量2GW左右,到年底存量電站4GW+,明年以后還會加快。

去年新增項目300MW+,平均投資成本3.4元/W左右,隨著整體設計和施工能力提升,還會略有下降,全投資收益率維持8%+。預計今年電站利潤還會比去年有明顯提升。

電池庫存?拐點判斷?

A:去年行業最高的時候7-8GW庫存,今年大家聰明了,3月份以來開工率下調,目前庫存在3GW左右。

拐點判斷:現在可以看到的是,一方面電池片環節價格會有一部分上行的空間,組件輔材價格下行,特別是輔材;電池片開工率修復一方面是盈利修復,另一方面是硅片保供,電池盈利的提升取決于硅片降價,前期硅料快速漲價,硅片環節在逐步承受硅料快速上漲后的影響并且消化了大部分。

在建項目投資回報管理模式?

A:看賽道,看行業未來,天花板足夠高,說明行業值得我們去做。

我們規模、成本優勢是否保持領先,我們做出投資決議取決于我們對成本、技術優勢的判斷。

一季度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大幅增長?

A:一是收入的增加,二是盈利的增加;三是票據相較于上個季度,兌付收到現金;四是農牧板塊2021年以來全部實行先款后貨。

3月末存貨比去年提升很多?

A:原材料增長,特別是農牧,四月份進入水產旺季;

電池和組件的出口,船運方面,貨物已經出去了,報關出口等作為發出商品,體現到存貨里面。

硅料找硅片代工?

A:硅料、電池獨立運行,我們也是硅料的客戶,而且硅料本身有戰略合作和長單的協議;

之于我們會有一些可以做部分代工,確實在談。

硅料檢修的規劃?

A:今年沒有檢修規劃,去年都處理過了。

電池薄片化?

A:小尺寸突破165um,串焊后,組件碎片率會明顯上升。

166現在已經是170um,從4月份開始供;大尺寸到175um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嚴虎總總結:

2個產業,6個板塊同時進行。

飼料穩定增長階段,養殖小規模過程中,食品轉型也還有個過程(5年左右)。

短期光伏圍繞兩個龍頭的打造,3-5年維持30-50%的增長;屆時其他業務也儲備到一定階段,開始發力。

基于未來全球預期,光伏行業自身的盈利能力以及資本市場助力,產能快速擴張。今年及明年在硅片、電池、組件環節可能出現階段性過剩,盈利狀況可能遇到較大挑戰。

電池已經在最底部,供給一旦出現供過于求以后,通過產能利用率及價格實現自動平衡調節。

本月初,在接受新浪財經、第一財經、財經網等聯合專訪時,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

元主席表示:

通威將在自身擁有核心競爭力和優勢的環節加速投資節奏和投資規模,以最短的物理路徑、最低的交易成本、最高效的產業鏈協作,提高產品含金量、降低產品成本、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持續鞏固高純晶硅和太陽能電池片領域的核心優勢和不可替代性,同時,將農業和光伏兩大主業有機融合,大力發展“漁光一體”創新模式,實現綠色農業和綠色能源的高效協同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通威,多晶硅,光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