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導讀
2022 年4 月,公司核心資產大秦線完成貨物運輸量3357 萬噸,同比增長9.38%,日均運量111.90 萬噸。大秦線日均開行重車75.9 列,其中日均開行2 萬噸列車55.9 列。2022 年1-4 月,大秦線累計完成貨物運輸量1.37 億噸,同比減少0.54%。
投資要點
偶發事件影響下,大秦線4 月日均運量112 萬噸4 月大秦線日均運量111.90 萬噸,環比下降10.8%,主要系4 月中旬翠屏山站列車脫軌事故影響,據鄂爾多斯煤炭網,經有關部門全力搶修,全線于一日后恢復通車。我們判斷脫軌事件對運輸影響時間僅約3-4 天左右,后續迅速恢復,4 月全月其余正常時段大秦線運量大多維持在相對高位。
預計2022 年大秦線運量繼續恢復至4.3-4.4 億噸1)供給端,財政部于4 月28 日發布自5 月1 日起為期11 個月的進口煤炭暫行零稅率政策以加強能源保供,但受國際局勢影響,目前進口煤較國內煤價仍處于倒掛形勢;隨國際煤炭市場供需關系偏緊形勢持續,疊加長協煤政策及發改委為煤炭中長期交易價格確定合理區間,政策調控態度堅定,國內外煤炭價格倒掛或將延續,進口煤對市場補充效應有限。
2)需求端,1)進入5 月,南方氣溫逐步走高,“迎峰度夏”備煤工作將陸續展開;2)中央財經委于4 月26 日會議中強調將全力推進交通運輸、水能源利等五大類基礎設施建設,以推動經濟增長。復工復產、氣溫回升及基建發力預期有望對煤炭運輸需求形成支撐。
整體供需依然向好,后續關注5 月大秦線春季修,根據鄂爾多斯煤炭網,2022年大秦線春季修于5 月1 日全面開展,檢修時間壓縮至20 天(去年同期為4月6 日至4 月30 日)。偶發因素消減及基建發力預期的推動下,預計2022 年大秦線運量仍能進一步恢復至4.3-4.4 億噸。
環保政策影響略微且邊際寬松,大秦線運量長遠提升空間仍在據中國煤炭報,3 月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期間強調,實現“雙碳”目標,須立足富煤國情,堅持穩中求進,不踩“急剎車”,綠色環境與生產生活兼顧,且結構上長遠看大秦線運量仍有“三層安全墊”支撐:1)煤源結構調整,煤產地持續向三西地區集中,區位優勢鞏固大秦鐵路主業護城河;2)運輸結構調整,公轉鐵持續推進,國鐵集團與各地方政企合作推動鐵路貨運增量行動;3)競爭線路分流較弱,西煤東運四大干線比較下,大秦線運輸成本優勢仍存。煤源集中、大宗運輸公轉鐵及低運輸成本共振,大秦線在需求端保障充足。
絕對金額分紅承諾脫鉤利潤,絕對收益形成托底根據公司2020-2022 年分紅回報規劃,每年每股派發現金分紅不低于0.48 元/股。2021 年分紅比例58.6%,對應2022/5/6 收盤價的股息收益可達7.4%,托底絕對收益。基于業績穩增長及股息高防御,建議關注公司穩健配置價值。
盈利預測及估值
假設大秦線運量情況穩中維增,暫不考慮運價調整,我們預計2022-2024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131.45 億元、134.97 億元、139.88 億元。此外公司當前PB(LF)僅0.78 倍,安全邊際充足且有確定性分紅收益托底,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大宗公轉鐵難以持續;競爭性線路上量分流。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