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導讀
2022 年6 月,公司核心資產大秦線完成貨物運輸量3785 萬噸,同比增長12.11%,日均運量126.2 萬噸。大秦線日均開行重車84.4 列,其中日均開行2 萬噸列車62.8 列。2022 年1-6 月,大秦線累計完成貨物運輸量2.09 億噸,同比持平。
投資要點
迎峰度夏疊加復工復產,大秦線6 月日均運量同比上升12%
6 月大秦線日均運量126.17 萬噸,同比增長12.11%,主要系夏季來臨電廠需求增長拉動所致;二季度運量約1.05 億噸,同比增長3.58%。春修過后,“迎峰度夏”用煤高峰到來,疊加各地復工復產提速,大秦線日均運量如期恢復至125萬噸以上。
預計2022 年大秦線運量繼續恢復至4.3-4.4 億噸
1)供給端,根據《山西省煤炭增產保供和產能新增工作方案》,今年山西煤炭產量將較2021 年增加1.07 億噸到13 億噸;此外,據CCTD 煤炭網,歐洲部分國家重啟煤電導致國際煤炭供需關系偏緊,疊加海運費、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推高進口煤到岸成本,我們分析進口煤對市場補充效應有限。
2)需求端,工業需求預期方面,隨著全國各地復產復工加快推進,七八月份工業企業集中趕工,工業和制造業用電量將顯著提升,下游經濟鏈逐步修復有望帶動發電量及煤炭日耗回升;基建發力預期方面,國務院繼續強調加大支持力度并快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居民、工業用電及基建發力預期有望對煤炭運輸需求形成支撐。
整體供需依然向好,我們預計7-8 月大秦線日均運量或仍將維持在125 萬噸-130 萬噸區間。偶發因素消減及基建發力預期的推動下,預計2022 年大秦線運量仍能進一步恢復至4.3-4.4 億噸。
環保政策影響略微且邊際寬松,大秦線運量長遠提升空間仍在
據中國煤炭報,3 月5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期間強調,實現“雙碳”目標,須立足富煤國情,堅持穩中求進,不踩“急剎車”,綠色環境與生產生活兼顧,且結構上長遠看大秦線運量仍有“三層安全墊”支撐:1)煤源結構調整,煤產地持續向三西地區集中,區位優勢鞏固大秦鐵路主業護城河;2)運輸結構調整,公轉鐵持續推進,國鐵集團與各地方政企合作推動鐵路貨運增量行動;3)競爭線路分流較弱,西煤東運四大干線比較下,大秦線運輸成本優勢仍存。煤源集中、大宗運輸公轉鐵及低運輸成本共振,大秦線在需求端保障充足。
絕對金額分紅承諾脫鉤利潤,絕對收益形成托底
根據公司2020-2022 年分紅回報規劃,每年每股派發現金分紅不低于0.48 元/股。2021 年分紅比例58.6%,對應2022/7/4 收盤價的股息收益可達7.2%,托底絕對收益。基于業績穩增長及股息高防御,建議關注公司穩健配置價值。
盈利預測及估值
假設大秦線運量情況穩中維增,暫不考慮運價調整,我們預計2022-2024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131.45 億元、134.97 億元、139.88 億元。此外公司當前PB(LF)僅0.80 倍,安全邊際充足且有確定性分紅收益托底,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大宗公轉鐵難以持續;競爭性線路上量分流。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