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開始,下游用戶對高價現貨存在抵觸心理,港口市場現轉弱跡象,部分蒙煤貿易商出貨意愿上升,港口報價增多且部分高價略有下探;但基于發運成本和南方高溫預期等支撐,報價并未大幅下跌。部分有山西煤現貨的貿易商基于采購成本高位,且山西煤不易自燃,仍以觀望為主。據貿易商介紹,近日北方港口降雨,儲存煤炭容易掉卡,出貨意愿有所增強;由于下游還價偏低,成交鮮少。本周,下游采購無力,價格談判陷入僵持,煤價進退兩難,實際交易價格保持穩定。那么,電廠新一輪補庫和搶運何時展開呢?
支撐市場走旺的因素有:1.產地煤市繼續強勢,區域內市場煤資源偏緊,煤礦普遍即產即銷。2.華東地區高溫持續,電廠日耗攀高;其中,煤種結構不合理的電廠存煤消耗加快,后續派船拉煤積極性將提高。據了解,6月26日,浙江出梅后;7月1日,上海出梅。華東地區以晴熱天氣為主,最高達36-38℃。疊加工業企業復工速度加快,電廠日耗還有上升空間。3.國際市場緊張。受全球石油供應趨緊以及俄烏沖突影響,原油、天然氣、煤價呈現上行趨勢。國際煤炭市場本就非常緊張,疊加夏季氣溫升高,都在拉高需求。
不利于市場轉旺的因素有:1.下游庫存過高,盡管電廠日耗增加,但大部分主力電廠正在消化高庫存,不急于大量拉煤補庫;而江內市場也持續低迷,需求不振。2.保供政策影響之下,下游以長協為主,對市場保持觀望。3.北方天氣轉熱后,蒙煤貿易商快進快出,不再捂貨,而是加快出貨。4.鋼廠、水泥及化工企業等非電企業產品壓庫滯銷,需求受限;且隨著價格走高,接貨意愿下降,維持剛需采購。5.疫情影響仍存疊加南方持續降雨,電廠日耗能否持續保持高位需要觀察。
近期民用電加速回升,電廠日耗自本輪疫情后首次同比轉正,需求旺季開啟,到港拉煤船也在緩慢增加。后期復產復工加速推進,疊加高溫,預計需求有望進一步回升。首先,從周五開始,華東地區迎來35攝氏度高溫,預計八省電廠日耗將有新突破,近日有可能突破200萬噸。其次,三伏天從7月14日開始,持續時間長達40天,部分擔心壓成本、未大量囤煤的電廠需要補庫。再次,煤種結構問題和補庫周期問題。預計在高日耗情況下,電廠不會等到九十月份再補庫,很有可能采取消耗多少、補多少的方式,來確保夏季用煤需求。初步判斷,夏季的第一輪采購或在本月下半月展開。但由于電廠和二港庫存偏高,補庫壓力不大。因此,對煤價拉動作用很小。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