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結合“我們的節日”和第39個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活動,修試管理處黨支部、綜合事務中心黨支部、輸電管理處黨支部及物資供應處黨支部共同開展“愛滿中秋情意濃 共促民族團結情”暨“榜樣就在身邊”主題黨日活動,在活動中探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講述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學習榜樣的力量,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追尋文化記憶
天懸銀盤,月灑清輝。在中國人的精神星空中,始終高懸著一輪亙古不變的中秋圓月,并化為一種厚重的精神寄托。中秋節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的沉淀,演變為品詩賞月、團圓聚會的重要活動,中秋節不僅給漂泊的人們提供了團聚的契機和理由,更映照著人們對佳節所深蘊的文化價值的認同。支部帶領大家觀看中秋節的科普視頻,進一步了解中秋節的起源和文化內涵,追尋文化記憶,引起精神共鳴。
傳誦中秋經典
“賞月”從古至今都是中秋的關鍵詞,亙古不變的月亮,如心靈的容器,氤氳著延綿千年的情感、審美、哲思,盛滿了中國人對故土的依戀、對美好的向往、對幸福的追求,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也在賞月中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傳唱至今。支部邀請職工代表誦唱中秋經典詩詞,讓廣大干部職工感受古人對月亮的情感、對團圓的期盼,感受跨越時空的文化鄉愁。
講述團結故事
中秋節常常與國慶節相連或重疊,“家國”成為新的中秋主題詞。家國情懷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各民族的團結統一是國家進步的重要基礎。文化認同作為最深層次的認同,促進各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支部結合第39個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月,依托學習講堂,學習內蒙古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敖特更花的事跡,同唱《愛我中華》,學習榜樣的力量,傳承各民族堅定不移跟黨走的紅色基因,引導各族干部群眾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團結力量。
趣味嗨玩中秋
為給廣大干部職工營造活躍的節日氣氛,提升干部職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支部為大家準備了三個環節的趣味問答小游戲,讓大家在趣味游戲中學習文化知識、民族理論政策,品味詩詞歌賦。
品味舌尖中秋
中秋月餅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向往,和家人賞月,邊吃月餅邊體會“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恬靜是每家每戶必備活動,為了讓大家能吃到“中秋的第一口月餅”,支部為大家準備了制作月餅活動,讓大家揉面團、做月餅過程中體會到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和制作月餅的樂趣,并將親手制作的月餅帶回家給親友品嘗,將祝福傳遞至各個家庭。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傳統節日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各民族團結友愛的精神橋梁。節日不是簡單的聚會,而是品味傳統的文化盛宴,我們在活動中品味風俗,在分享中感受愛意,才能讓傳統文化和民族團結意識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中播撒傳承、賡續延綿。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