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產區市場漲跌互現,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韌性,加之站臺大戶需求穩定,大部分煤礦產銷平衡,價格穩定。需求端來看,隨著氣溫回暖,且新能源發電出力逐漸增強,下游電廠耗煤量減弱,對市場煤需求有限;而非電終端企業對原料采購以剛需為主,市場操作較為謹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區遭遇持續大風天氣,造成封航,各港紛紛停機避險,環渤海港口調進遠高于調出,再次進入壘庫模式;八港合計存煤甚至超過檢修前的庫存,港口去庫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正處于大秦線春檢期間,市場煤炭供應雖有縮緊,但受到港拉煤船舶偏少、持續封航等因素影響,環渤海港口變去庫為壘庫;開航后,各港口加快走靠船步伐,盡快恢復作業。本周,下游采買積極性不高,需求整體表現疲軟,觀望緩采心態普遍。盡管天氣轉好,船舶進出港已經恢復,但需經過連續裝運,港口庫存才會回落。本周,動力煤市場供需偏寬局面難有明顯改善,預計將延續僵持偏穩走勢,部分混配煤降價出貨,而優質煤報價則高于指數。目前,正處于電煤消費淡季,各地氣溫再度回暖,轉入檢修的電廠機組增多;疊加水電等清潔能源發電增加,主力電廠機組負荷偏低,庫存水平較往年同期偏高,暫無補庫壓力。在此背景下,其采購節奏繼續放緩,仍以少量剛需拉運為主;但正值大秦線檢修,疊加資源結構性供給偏少和進口煤缺乏性價比,使得國內煤價平穩運行。部分中小終端適當采購市場煤以優化庫存結構,部分用戶對低卡煤階段性需求增多;其中,珠電對進口印尼煤價格上漲5元/噸,由此可見,煤價下跌難度也不小。
隨著大秦線檢修的深入,環渤海港口再次進入去庫模式;疊加進口價差持續收窄,部分需求轉向內貿,而出于提卡的需要,火電廠采購多以小量優化庫存結構為主,使得港口中低卡煤炭價格存在支撐。但上下游庫存依舊處于歷史偏高水平,制約著煤價的全面探漲。另外,短期國際宏觀情緒擾動較大,人民幣面臨貶值風險,進口成本增加。需關注下游工業企業受關稅風波的影響有多大,如果后續刺激政策不能及時跟進,非電行業需求遲遲不振的話;等到大秦線檢修結束后,大量煤炭涌入港口,環渤海港口市場煤價格再次回落不可避免。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