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與合作者成功制備出1平方厘米認證效率為23.8%的柔性鈣鈦礦/銅銦鎵硒(CIGS)疊層太陽電池。電池在連續工作320小時后,仍能保持90%以上初始性能。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能源》。
柔性鈣鈦礦/CIGS疊層太陽電池因兼具鈣鈦礦優異的光電性能和CIGS出色的機械柔韌性,在輕質柔性化光伏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成為低空飛行器、近地軌道衛星等對重量敏感的應用場景的重要技術選擇之一。
然而,開發適用于粗糙表面的鈣鈦礦頂電池均勻生長技術,是實現高效、穩定柔性鈣鈦礦/CIGS疊層電池亟待解決的核心難題。
研究團隊在前期鈣鈦礦疊層太陽電池研究的基礎上,開發了一種反溶劑種子層策略,解耦SAMs吸附與溶解過程,并同步整合鈣鈦礦晶種誘導生長。在溶解過程中,高極性溶劑可抑制SAMs中團簇;在吸附過程中,低極性反溶劑可為SAMs吸附提供良好的熱力學環境。通過引入預混晶種層,研究人員提升了鈣鈦礦的潤濕性、結晶質量和界面黏附力。
研究團隊最終制備了1平方厘米認證效率為23.8%的柔性鈣鈦礦/CIGS疊層太陽電池,是目前1平方厘米柔性鈣鈦礦/CIGS疊層太陽電池效率的最高值,制備出的電池在連續工作320小時后仍保持90%以上初始性能,并可在1厘米彎曲半徑下耐受3000次彎折循環。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