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記得十年前的煤價是多少嗎?
十年光陰,彈指一瞬。2015年年底,我國國內煤炭行業處于產能嚴重過剩階段,動力煤價格跌至歷史低位,北方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跌至365元/噸左右的極低水平,煤礦企業嚴重虧損,礦工日子尤其難過。
2016年,國內啟動煤炭行業供給側改革,國務院出臺《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其他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產能。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下,疊加經濟復蘇帶動需求回暖,煤炭價格開啟上行周期,動力煤價格由低點升至高點700元/噸左右。
2017年,北方港口動力煤價格波動區間約為550-720元/噸。
2018-2019年,煤炭供給轉向寬松,而需求增長相對緩慢,導致動力煤價格整體呈現震蕩下行態勢。截至2019年底,北港動力煤價格約為550元/噸。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供應鏈受阻,疊加澳洲進口煤禁令,國內煤礦安全檢查升級,動力煤供應總量受限。而需求端,因疫情所致的國際市場崩塌、國內經濟強勁復蘇帶動用電量激增,又趕上水電出力不足,耗煤量相對旺盛。在此供需錯配格局下,政策端能耗雙控引發區域性限電,從而加劇了下游企業集中性補庫,市場情緒高漲導致2021年動力煤價格攀升至歷史高位,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最高達2700元/噸。
2021-2022年,隨著國家發改委推出“限價令”,在政策引導下,市場情緒降溫,價格快速回落。
2023年,隨著國內煤炭保供政策持續發力和澳煤進口的恢復,供需轉向寬松,煤價中樞回落至800-1000元/噸區間。當年國內原煤產量增至約46.6億噸,進口量達4.7億噸。
2024年,供需寬松格局進一步深化,全年原煤產量達47.6億噸;進口煤量再創新高,達5.4億噸。同時,非電需求表現較疲軟,下游庫存高位運行,動力煤價格進一步下探至800元/噸以下。
進入2025年,受暖冬、需求轉弱雙重影響,煤價走弱。全球能源供應鏈重塑后新格局的形成、各國脫碳步伐的進一步邁進,導致國際煤炭需求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末、二季度初,隨著美國關稅政策的調整,國際經濟、貿易格局受到極大沖擊,需求進一步明顯減弱,煤炭消費需求減少,煤價一再下跌。
雖說去年年底以來的煤價發展演變的歷程,讓人們頗感行業的寒意,但是如果相較于10年前的那個局面,現在的狀況依然算好的呢?,F在煤價比10年前還高著300多塊錢呢!
2025年4月21日港口煤價參考如下:
5500大卡:668元/噸(-2)
5000大卡:594元/噸(-2)
4500大卡:523元/噸(-2)
后市展望,煤價還將依然下行。但是在下行的過程中,也有利好因素存在,比如:印尼煤炭新政、國內政府部門的安全檢查和整治。
然而,相對利好,利空因素更多、影響程度更深。例如:今年較常年偏早17天入汛,水電出力將加大;關稅之爭沖擊國內制造業、外貿企業,目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集裝箱航次的大幅減少;新一輪下崗潮的即將到來……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