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轉型與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雙重背景下,配電網作為電力供應的“最后一公里”,其規劃的科學性與前瞻性至關重要。5月9日,經研所赴澤普縣開展“十五五”配電網規劃現場審核工作。
喀什公司“十五五”配電網規劃自啟動以來,經現場收資、問題清單收集、項目清冊梳理曉現狀梳理、目標網架優化方案確定、過渡方案討論、經研所2次內審、2次典型成果匯報、供電所驗證反饋等環節,完成了十五五配電網18個供電網格和69個一所一冊規劃一次網架搭建。截至目前已完成喀什各縣公司“十五五”配電網規劃現場審核工作。
在規劃工作開展前,立足喀什地區地域遼闊、負荷分布不均、新能源發展迅速等特點,前瞻性開展網架結構優化和設備升級布局;針對電網供電可靠性不足、偏遠地區電力保障薄弱等實際痛點,精準施策,重點推進配網自動化改造和邊境鄉村電網補強工程;明確電網向高彈性、智能化轉型的路徑,錨定規劃方向,持續提升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喀什地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和民生改善筑牢電力支撐。
一是依托2024年年度配網運行方式報告、配網問題明細,全量梳理網架、運行問題清單。二是全量收集各專業數據,結合系統臺賬、現場踏勘及生產問題溝通,梳理網架、設備、供電問題清單。三是供電所結合轄區情況對問題提出補充完善修改意見,確保“十五五”規劃方案有效解決基層班所問題。四是全量收集大用戶報裝、電采暖、充電樁等特性負荷新增數據,確保“十五五”規劃方案可以承載未來五年的負荷發展需求。五是從各縣域“十四五”以來經濟社會及配電網發展基礎著手,分析配電網網架存在的問題,提出優化網架結構的方案,以此來提高負荷轉移能力和自動化水平。六是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動態更新,構建起全面、準確的配電網基礎信息數據,為規劃分析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結合現行配電網規范導則與電網運行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結合喀什地區發展特色及實際需求,對供電區域劃分、網架結構標準、負荷預測方式、圖紙繪制規范、規劃成果組成內容等方面,制定符合喀什地區實際的差異化實施細則,編制《國網喀什供電公司“十五五”配電網規劃實施細則》,統一工作標準,明確各項指標定義和測算方式,指導各縣配電網規劃高質高效完成,避免因指標理解偏差、計算方式差異、標準不一致等問題,保障成果高質量完成。
構建科學的階梯時序管控體系,強化“十五五”配電網規劃節點過程把控,確保工作有序推進。從召開規劃啟動會、收資校核、項目清冊及現狀與規劃附圖初稿編制、分供電所“十五五”規劃PPT 編制、結合評審完成方案及成果初稿定稿等核心任務,依據各縣公司工作承載能力制定倒排計劃,明確各關鍵節點時間,確保規劃工作高效落實,各階段任務環環相扣,有力推動規劃編制工作穩步開展。
方案編制階段:積極與供電所、縣公司、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多方主體開展協同合作,對現狀問題解決方式、設備改造需求清單等內容進行核查,對項目是否具備落地條件進行充分探討。了解基層電網運行情況和實際需求,將基層反饋的問題和建議納入規劃考慮范圍;與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加強技術交流,確保規劃方案在設計和施工環節的可操作性。
成果初稿階段:定期組織召開規劃工作協調會,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確保規劃方案符合實際需求。組織集中辦公及階段性評審工作,共同探討,對每階段的特性問題統一梳理,確保階段成果可深化、工作方向不跑偏。
成果定稿階段:分管領導高度重視,親自參與評審并提出建設性意見,保證工作高效開展。推行“會審三同時”(管理單位、運維單位、專家組同步參與評審),開展“線上+線下”統一參評,共同為喀什地區配電網規劃“把脈問診”,確保整體質量可把控、成果可利用、方案可落地。
喀什地區“十五五”電網規劃工作成果由“地區、縣級、城區網格化、一所一冊”四個部分組成,形成“1+12+18+69”的規劃成果(即1個喀什地區“十五五”配電網規劃成果、12個縣市“十五五”配電網規劃成果、18個城區網格化規劃成果、69個一所一冊規劃成果。每個成果包含問題清單、項目清冊、現狀年及目標年現狀圖及規劃圖、方案PPT、報告”)。這些成果嚴格遵循新疆公司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緊密結合地區實際,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配電網規劃工作扎實的開展為供電所和縣公司開展項目儲備工作提供了全方位助力。通過完善的基礎臺賬和科學的規劃分析,為供電所、縣公司明確了項目儲備的重點方向和具體內容,避免了項目申報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通過構建縣公司和供電所規劃成果PPT,厘清電網現狀,明確方案,為供電所下一個階段發展明確方向,促使基層一線班所能夠了解規劃、認識規劃、領悟規劃、使用規劃,為公司電網發展、優質服務做好大前期工作。
下一步,國網喀什供電公司經研所將繼續秉持“提前謀劃、科學規劃、務實推進”的工作理念,不斷優化配電網規劃方案,提升規劃工作水平,助力喀什地區經濟社會及公司電網高質量發展。(郝娜娜、陳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