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僅白山市江源區就有19處煤礦同科研機構和高校簽訂了協議。”日前,國家煤監局科技裝備司再次赴吉林省對“煤礦安全科技進吉林”活動的進展情況進行調研。
2014年,針對吉林省煤礦安全生產面臨的突出技術難題,國家煤監局與吉林煤監局組織開展了“煤礦安全科技進吉林”活動,來自國內相關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業的專家攜帶著百余項科研成果走進了吉林礦區。
煤炭產量不大的吉林省,科技對其安全生產支撐能力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主要體現在瓦斯涌出、煤礦透水、沖擊地壓、防滅火、軟巖支護等方面,災害防治技術需進一步攻關。
為摸清、找準制約吉林省煤礦安全生產的問題,國家煤監局與吉林煤監局先后兩次到吉林煤業集團和災害重點縣進行先期調研摸底,對煤礦存在的突出、典型和關鍵問題進行梳理,編制隱患治理方案,確定了煤礦沖擊地壓防治、煤層水力壓裂增透、急傾斜煤層防火隔離煤柱留設等需要攻關的難題。
在了解企業的安全需求后,國家煤監局科技裝備司和吉林煤監局有針對性地整合科技資源,組織科研機構和安全生產專家與通化礦業集團、遼源礦業集團、琿春礦業集團和煤礦安全重點縣的企業進行對接,專家和科技人員深入現場、深入井下一線把脈診斷。
吉煤集團及所屬各礦業公司、煤礦安全重點縣積極組織有關專業人員聆聽專家講座、觀摩安全先進科技展,并與專家進行技術交流和對接,根據各地存在的具體安全技術難題,分別與相關科研機構和高校進行聯合攻關。
遼源礦業集團龍家堡煤礦是吉林省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大型煤礦,也是礦井較深、沖擊地壓多發的煤礦。
為了有效防治沖擊地壓帶來的危害,遼源礦業集團與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采取設置沖擊地壓防治專門機構及專職防沖人員、配備沖擊地壓監測設備和常規礦壓監測設備、打卸壓鉆孔、工作面注水濕潤煤層等措施,使沖擊地壓事件明顯減少,沖擊地壓對巷道破壞程度明顯降低,有效防范了因沖擊地壓帶來的事故。
為提高瓦斯抽采水平,2014年9月,琿春礦業集團八連城煤礦與河南煤層氣公司簽訂了井下煤層水力壓裂技術試驗研究合作協議,主要研究水力壓裂技術在本煤層預抽中的應用,通過試驗使本煤層壓裂鉆孔的封孔深度增加到近40米,有效避開了煤幫的松動范圍;瓦斯絕對涌出量上升,相對涌出量下降,煤炭日產量提高。
為了檢驗煤層注水效果,八連城煤礦對進入壓裂區域前后的粉塵濃度進行了測定,進入壓裂區域前粉塵濃度為52.7毫克/立方米,進入壓裂區域后粉塵濃度為21.44毫克/立方米,降塵率為59.32%。
白山市江源區是全國煤礦安全重點縣,地方煤礦多為殘區復采,地質條件復雜,受地質構造影響,煤層不穩定、煤層傾角和厚度變化大,煤礦開采規模、開拓部署、采區布置以及采煤方法等成為技術難點。
“煤礦安全科技進吉林”活動開展以來,江源區結合實際,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開展攻關,研究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各種難題,用科技手段打一場煤礦安全生產的翻身仗。
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開了現場勘查和調查研究,確定了在緩傾斜及傾斜煤層中采用短長壁開采、在急傾斜不穩定煤層中采用水平分層開采、在3米以下的急傾斜薄中厚煤層中采用刨運機組進行綜采等7種開采方案。有關技術難點正在進一步論證當中。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