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前結束的青藏聯網柴拉直流工程第6次年度集中檢修結果顯示,全線交直流輸變電設備健康狀況良好,尤其是沿線凍土基礎持續保持穩定,可確保今冬向西藏地區提供可靠穩定的電力供應。
被譽為“電力天路”的青藏聯網工程東起青海省西寧市,西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2530公里,是迄今世界上最高海拔、高寒地區建設的規模最大、穿越凍土區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輸變電工程。沿線共有1207基鐵塔途徑凍土區,占基礎總量的15%,凍土區域長達550公里,在世界凍土工程建設史上尚屬首例。
“保障工程基礎的穩定性是青藏聯網工程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據國網青海檢修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曹昌睿介紹,為保障凍土區域鐵塔基礎的穩定性,早在工程建設中就通過采取地基處理、導熱棒散熱等技術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凍脹、融沉等影響。工程投運以來,又持續開展了線路凍土基礎監測和穩定性研究工作,形成凍土區域鐵塔基礎運行情況基本資料庫。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聯合國網青海電科院、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重點加強凍土深度、溫度變化特性和鐵塔基礎加固方面的科研;并結合日常線路運維檢修,歷時6年先后對161基鐵塔進行了凍土基礎穩定性監測,對30基鐵塔進行了凍土基礎回填土回凍過程監測,對20基鐵塔進行了凍土基礎地溫監測。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