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午10時,上海崇明廟鎮85.99兆瓦漁光互補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的落地,對推進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實現土地資源復合利用,助力區域產業發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漁光互補項目采用“上可發電、下可養殖”的智慧模式,將光伏能源與生態養殖深度融合,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綠色能源體系。項目建成后,年總發電量預計達23.5億千瓦時,相當于年減排二氧化碳6.5萬噸,既優化了能源結構,更守護了碧水藍天,為崇明打造“零碳島”提供堅實支撐。
漁光互補項目不僅著眼于生態環境保護,更致力于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項目通過“光伏+養殖”的立體化發展,打造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區,提升水產品附加值,帶動農戶增收。同時,廟鎮還將通過打造“學+品+游+購”多元業態融合的“崇明漁光”體驗游,打造鄉村文旅新場景,帶動鄉村休閑旅游發展,拓寬村民增收渠道,真正實現“一片水域、多重效益”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模式。
漁光互補項目的實施,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集約利用和產業效益的最大化,這不僅是農業現代化與新興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探索,更是廟鎮從傳統農業向綠色經濟跨越的重要一步。未來,這片波光粼粼的“藍色光伏海”,不僅是清潔能源的“發電場”,產業發展的“新地標”,更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答卷”!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