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局勢風波未定,敘利亞波瀾再起。當地時間8月27日,國際原油價格暴漲,紐約油價創出18個月以來新高。外界普遍預計,8月30日即將到來的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將開啟,國內汽柴油價格或上調。
敘局勢不會持續推高油價
敘利亞不算重要石油出口國,在遭受西方國家制裁前,敘利亞原油日產量在37萬桶,現在降至5萬桶左右;原油日出口量從15萬桶降到基本停止。英國巴克萊銀行分析師認為,即使西方國家采取軍事行動,敘利亞的產油量仍不足以對國際原油供應產生直接影響。
不少分析師認為,國際油價上升有可能是短期現象。首先,歷次中東地區戰爭顯示,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是在軍事行動前買入,然后在軍事行動開始后拋售。其次,利比亞和伊拉克局勢仍然可控,不會大幅影響原油供應。最后,如果國際市場供應發生大的變化,國際能源署有可能動用戰略儲備進行干預,沙特阿拉伯也有可能擴大產能;此外,美國的石油儲備也相當充裕。
OPEC最大的供應商沙特阿拉伯,一直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昨日報道,沙特阿拉伯已暗中向俄羅斯提供了一個控制石油價格并維持俄羅斯天然氣合約的全面協議,以換取俄羅斯方面放棄支持阿薩德政權。
巴克萊稱,近期全球石油供應短缺量大約在每日300萬桶。其中三分之一的短缺與利比亞有關。但是利比亞的供應中斷主要受勞資糾紛影響,而不是2011年大范圍動蕩局面所致,而且該國產量似乎已經有所回升。同樣的,加拿大和北海等地區的供應中斷問題要么已經解決,要么應該很快會被解決。
國際油價飆漲
不過,現在彌漫在市場上的情緒,更多是擔憂。
“可怕的是,對敘利亞的打擊會導致更廣泛的地區沖突。”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維拉諾瓦一家能源咨詢公司主席肖克(Stephen Schork)對彭博社說。
伊朗是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盟友。如果伊朗做出強烈反應,進而影響到關鍵的波斯灣地區,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每天有大約1700萬桶石油(相當于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供給量)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這一狹窄水道。
澳新銀行在最新報告中寫道,雖然敘利亞事件是孤立事件,但中東其他地區受到的潛在影響很大,伊拉克宗派暴力活動仍在持續。
法國興業銀行認為,如果中東沖突擾亂石油供應,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能升至150美元/桶。該地區原油產量占全球的35%。
紐約市場上10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09美元,收于每桶109.01美元,為2012年2月以來最高;倫敦市場上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3.63美元,收于每桶114.36美元,為6個月以來最高。
至昨日截稿時,紐約市場上10月交付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漲至每桶111.51美元,倫敦市場上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漲至每桶117.07美元。
成品油漲價預期升溫
國際油價的上升,令8月30日即將到來的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有望開啟。
國內最近一次成品油調價發生在7月19日24時,其中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25元和310元,最近兩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內均因漲幅未及每噸50元的調價門檻而擱淺。
“即便這兩天國際油價不大漲的話,國內(成品油)價格也要調了,原油大漲后調價漲幅會更大些。”安迅思息旺能源分析師梁丹說。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國內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整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不做調整,納入下次調價累加或沖抵。
多家業內機構預測,本周五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漲幅或超過200元,折合每升上調幅度在0.2元左右。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