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第九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中國吉林省長春市開幕。在當日上午舉行的第七屆東北亞合作高層論壇上,能源合作是各國政要普遍關注的焦點之一。
當日,來自東北亞六國、東南亞、歐洲以及非洲等地區的數十位政要出席了這一高層論壇。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高燕在東北亞合作高層論壇發言時表示,中國與東北亞五國市場巨大,在能源、資源、資金、技術等方面互補性強,區域經濟合作潛力巨大。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第一次官金宰弘則認為,當前緊鑼密鼓開展的中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成為雙方交流合作飛躍發展的新契機,建議共同應對能源資源危機。
“蒙古國大呼拉爾建議蒙古、中國、俄羅斯三國組建包括基礎設施在內的,以鐵路、公路、天然氣、能源、石油連接的三方合作發展的聯合工作小組。”蒙古國大呼拉爾副主席米·恩赫包勒德在發言時說。
他還說:“近14年來中國一直是蒙古國最大的外資投資來源國,擴大和發展中蒙合作關系對兩國及其他地區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當前,世界經濟中心正在向亞洲轉移,東北亞各國能源資源需求也在急劇增加。在最近二十年里,亞太地區能源和載能體的消耗量增長最快。有預測顯示,到2020年,亞太地區的石油需求量將達到20億噸。
韓國駐華大使權寧世說,未來中韓雙方將在石油、化工、電子、汽車、醫藥等領域挖掘新的合作項目。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與韓國的雙邊貿易額為2151億美元,中國繼續為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日本也積極參與到能源領域合作之中。“今后,日本經濟界愿在環保、能源等各個領域進一步擴大與東北亞各國的合作,共同實現東北亞區域可持續的發展與繁榮。”日本經團連會長米倉宏昌說。
米倉宏昌認為東北亞不僅作為亞洲經濟,還作為整個世界經濟發展的“牽引車”,肩負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近10年間,東北亞區域合作由小到大,由大到強,推動了區域內各國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與北美自貿區、歐元區三足鼎立的全球重要經濟體。
2012年,東北亞國家經濟增長率超過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目前,東北亞區域GDP占全球經濟總量的23%,對外貿易總量占全球貿易的20%。
第九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于9月6日-11日在長春舉行。東北亞合作高層論壇自2007年開始已成功舉辦六屆,在東北亞區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并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