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單獨行動無法解決問題

2013-10-08 08:40:33 財經國家周刊   作者: 馮子立  

“世界上如果要有3個國家是我們必須緊密聯系的,我的建議是中國、中國還是中國”。剛剛主持完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能源生態系統的戰略轉變”研討會的法提赫·比羅爾(Fatih·Birol),在作最后總結時如是說。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智庫——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的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長期關注世界能源市場格局的變化,他負責編寫的《世界能源展望》,是公認最具權威性的全球能源市場戰略分析。在會議間隙,比羅爾操著濃重的巴黎腔英語就中國能源發展問題接受了《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的專訪。

《財經國家周刊》: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世界能源系統有什么樣的戰略轉變?他們對全球有什么樣的影響?

法提赫·比羅爾:討論能源系統的戰略轉變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近些年有很多征兆可以說明這些轉變。在石油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所謂非常規能源或者非常規石油,比如說油砂礦,雖然它們現在大多數來自美國。但是同時在非洲、巴西和其他地方,這種非常規石油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是一些新的發展情況。

在天然氣方面,頁巖氣的貢獻率越來越大,這些頁巖氣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美國頁巖氣的產量到今天為止盡管歷史很短,也就5年,但是今年的產量已經達到約年產2300億立方米,相當于卡塔爾兩年的產量。

可再生資源的增長非常強勁,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但是去年我們也觀察到可再生資源的投資下降了,這是在10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除了風能、太陽能,很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地區正在推進水電,這也是非常經濟的選擇。

最后是電力方面,今天仍然有11億人,大概占到全球人口的20%,他們沒有電,得不到電的供應。這里需要提到中國的成就,中國用10年的時間就將電力送到5億人手中。我認為這才是革命,是所有革命中最偉大的成就。

《財經國家周刊》:美國“頁巖氣革命”越來越吸引世界的目光。你認為“頁巖氣革命”會對世界能源格局產生什么影響?

法提赫·比羅爾:5年前,我說過頁巖氣最初在美國是一場“沉默的革命”,而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場“沉默的革命”已經變得越來越受人矚目。它正在改變全球天然氣、能源市場格局以及全球能源地緣政治格局。美國很快將會變成能源出口國,隨后將與俄羅斯、卡塔爾等能源出口大國競爭,這將改變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傳統的天然氣出口國的定價權將會削弱,并向天然氣進口商轉移。

隨著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頁巖氣革命”的發展,將使得天然氣買方的地位上升,因為市場上不僅僅只有一兩個供應者,而是有越來越多的供應者出現,所以買方的議價權將顯著提高。在頁巖氣革命發生之前,天然氣市場絕對是賣方市場,但在頁巖氣革命之后,市場中參與者越來越多,天然氣市場就將變為買方市場。

《財經國家周刊》:作為新興的能源大國,中國是否能夠復制美國的做法,在頁巖氣開采方面取得成功?中國和美國的差距在哪里?

法提赫·比羅爾:“頁巖氣革命”有其積極的一面,最明顯的就是,不是只有美國擁有頁巖氣,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尤其像中國的頁巖氣儲量是十分巨大的。這是中國的優勢,但是同時又恰恰是中國的劣勢。為什么這么講?因為我認為中國在5、6年之內并不能有充足的準備,允許中國可以像美國一樣迅速取得成功,而同時我看到中國很多學者和地方官員對頁巖氣的未來過于樂觀,其實這種情緒是應該避免的。

美國生產石油和天然氣的歷史已經有100多年了。所有的相關行業的數據,比如市場調研數據、地質學數據都是非常豐富的。而相比來說,中國科學系統的記錄數據還只是處于起步階段。中國的進步非常快,但是進步快也就說明很多方面并不完善。像美國一樣,中國在前期還必須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技術投入和基礎設施投入。

我認為中國頁巖氣在2020年之前可以達到美國目前所取得的成功,足以讓世人驚訝了。

《財經國家周刊》:近期受敘利亞事件影響,國際上的油價有大波動,請問你如何看待此次事件對油價的影響,中國該作什么準備?

法提赫·比羅爾:目前敘利亞局勢有所緩解,這尤其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是利好消息,因為中國石油進口量巨大。同時一些歐洲國家正處于艱難的經濟復蘇階段,如果能源價格上漲,將對歐洲包括全球經濟復蘇都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我希望能源價格能夠繼續保持在低位。

我建議中國在減少對外石油依賴的同時,可以選擇可再生能源,提高它們在未來中國能源組合中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能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可有效減少建設基礎設施的投入。中國在這些方面已經作了很多努力,有很多亮點,而且中國這么做不只是為了回應國際上的聲音,更是為了自己的民眾。因為提高能效不僅能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還能有效控制中國城市的污染,從而變得更適合居住。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增長幅度是10年來最低的,中國近年來努力節能減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財經國家周刊》:中國財政部長曾提到,中國能源價格太低,導致浪費較大而節能動力不足,將考慮通過征收碳稅來進行價格干預。請問你如何評論這個觀點?你認為中國應該有怎樣的環境政策?

法提赫·比羅爾:價格是能源市場的關鍵。我們剛才談到頁巖氣的革命,在5年以前,美國發電煤占了50%,今天占35%。同時美國二氧化碳排放回到1990年代初的水平,原因就是當時天然氣代替了煤。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是美國人想使用一種會產生較少環境污染的燃料?并不是這樣,主要是因為天然氣比煤便宜得多。如果天然氣的價格上升5美元,像那些主要靠煤發電的東盟國家,他們的天然氣發展將會變得非常緩慢。

根據我的觀察,經濟和金融手段比行政手段要更好一些。但每個國家都要綜合運用行政和市場手段,具體以哪個為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方面,各國應該在碳排放問題上出臺各種金融工具,或者推動全國或地區性的碳交易。另一方面,特別是在中國,為了推進能效的提高,由政府牽頭出臺相關規定是必要的,但也必須充分考慮市場的信號。我認為中國需要提高能源效率,淘汰和限制新建低效火電站,改變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結構、減少石油對外依存度。

《財經國家周刊》:作為一個政府間的智庫組織,國際能源署一直致力于預防石油供給的波動,提供能源領域的統計情報。原署長田中伸男先生也曾多次呼吁中國加入國際能源署。你如何看待中國加入IEA的問題?你覺得中國的智庫應該如何去解決能源問題?

法提赫·比羅爾:2010年,IEA成員國在全球能源消費量的占比大幅下滑到41%,到2035年在全球能源消費量的占比將進一步降低到1/3以下。而中國在世界能源格局的比重卻一直在加大,你知道,2000年中國的能源消費是美國的一半,但是目前中國的能源消費大有趕超美國的勢頭,這種強勁的增長勢頭是空前的。

中國未來的能源政策不僅將對中國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對全球的能源經濟都將有巨大影響。當然我們有很大的余地,我們需要多邊的國際機構仔細考慮這個問題,同時也需要中國的智庫組織在石油技術、天然氣等方面給政府提供支持,幫助政府制定連貫的決策,為能源市場提供穩定、透明的信號。

IEA要求成員國最少有90天的儲備,中國新建的戰略石油儲備可以使中國一舉突破90天達到100天的時間,可以說中國離IEA,又近了一步。雖然油價很難說會因為中國一個國家的存儲量的增加就會升高,但是如果中國加入IEA顯然對增強亞洲區域的能源安全有積極作用。我們期待中國能夠加入,能源安全是全球的共同安全,單獨行動無法解決問題。各國只有進一步加強合作,才能保障和促進全球能源安全。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國際能源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