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23 年歸母凈利潤57-58 億元,同比下降69.67%-70.19%。當前由于光伏行業P 型電池加速退出,N型硅片、電池需求增加,N 型硅料溢價顯著,而公司是N 型硅料核心供應商,因此Q4 公司硅料簽單價格、單噸凈利環比改善。
當前公司在運硅料產能約為20.5 萬噸每年,今年包頭2 期10 萬噸/年產能投放后,產能預計將來到30.5 萬噸/年,行業低位穩固。
同時,公司計劃自建15 萬噸/年工業硅產能,計劃春節后開工建設,工業硅一體化有助于保障公司硅料原材料供應及溯源工作。
事件
公司發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23 年歸母凈利潤為57-58 億元,同比下降69.67%到70.19%;預計2023 年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7.2-58.2 億元,同比下降69.61%到70.13%。
簡評
N 型硅料溢價顯著,Q4 公司硅料簽單價格環比提升,單噸凈利顯著改善。由于Q4 光伏行業P 型電池加速退出,N 型硅片、電池滲透率提升,N 型硅料供需偏緊,相比P 型硅料溢價再次拉開。
公司是N 型硅料核心供應商,目前新疆、內蒙基地N 型硅料比例分別可以達到70%、100%,產品品質整體較高,溢價顯著。2024年預計N 型硅料緊平衡,相對P 型硅料的溢價還將維持。
報告期內公司滿產滿銷,庫存維持低位。參考公司三季報產量指引,公司預計Q4 產量5.9-6.2 萬噸,全年實現產量19.6-19.9 萬噸,對應Q4 扣非歸母凈利潤口徑下單噸凈利約為1.4 萬元/噸,環比提升約0.8 萬元/噸。
產能穩步釋放、行業地位穩固。當前公司硅料在運產能20.5 萬噸/年,內蒙2 期10 萬噸/年預計2024Q2 建成投產,預計下半年公司產能將達到30.5 萬噸/年。
自建工業硅產能、供應鏈安全保障度提升。公司15 萬噸/年工業硅項目前期手續已經完備,預計春節后開工建設,工業硅一體化有助保障硅料原材料供應及溯源工作。
投資建議:公司是一線硅料龍頭,硅料品質卓越,成本優勢領先,在手訂單充足,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7、28.9、35.8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70%、-50%、24%,每股收益分別為2.7、1.3、1.7元,對應2 月2 日收盤市值的PE 分別為9.7、19.4、15.7 倍。
風險提示:1、硅料產能快速釋放。2023 年硅料新產能投放較多,如果短時間內硅料產能快速釋放并且快于需求增速,可能導致硅料價格大幅下跌,影響公司業績;2、光伏終端需求不及預期。組件需求可能受到產業鏈價格、消納形勢、需求疲軟影響而不及預期;產量端可能受到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限電等影響不及預期,進而影響公司相關業務出貨量及盈利能力;3、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硅料主要原材料為工業硅,若由于限電等因素導致工業硅供應不足價格上漲,公司硅料成本可能上漲,影響盈利能力;4、訴訟風險。公司于1 月23 日收到法院傳票及相關訴訟材料,本次訴訟系公司與供應商之間就合同履行及標的產品質量等問題產生的訴訟糾紛,公司為被告,涉案金額人民幣19.59 億元,其中未付貨款2908.65 萬元,預期或有經濟損失19.29 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為10.24%。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