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布2022 年業績快報,預計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237.70 億元,較上年同期(調整后)增長44.95%;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0.99 億元,較上年同期(調整后)增長10.52%;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為71.33億元,較上年同期(調整后)增長21.98%。
營收保持高增,業績略低于預期。根據公司公告,2021 年采用未經調整公布值進行計算,2022Q4,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63.64 億元,同比增長46.76%;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2.90 億元,同比下降43.50%;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凈利潤97.58 億元,同比下降6.38%。2022 年公司非經常性損益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系2021 年公司出售所持金風科技股票,處置收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所致。2022Q1-Q3 公司單季度營收增速分別為51.84%/55.68%/61.74%,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2.29%/50.67%/60.18%,對比來看,2022Q4 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現象。從發電量來看,2022 年公司總發電量為483.5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21%,其中陸上風電/海上風電/光伏/水電/獨立儲能的發電量分別為226.13/113.35/134.41/9.20/0.41 億千瓦時, 同比增速分別為16.21%、240.29%、41.50%、17.80%,海上風電增速保持高速增長。
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探,裝機規模有望快速提升。InfoLink Consulting 預計2023年全年組件價格平均為1.673 元/W,相對2022 年平均1.929 元/W 有明顯跌幅。 我們預計,隨著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探,2022年被延后項目有望逐步動工,進一步推升光伏裝機規模快速提升。作為三峽集團新能源業務重要的戰略實施主體,公司計劃“十四五”期間每年新增裝機規模不低于500 萬千瓦,并保持增長趨勢。我們預計隨著項目建設進程加速,公司新能源裝機規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政策催化儲能產業發展,公司積極布局。2023 年1 月28 日,新疆自治區發布《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進我區新型儲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文件,提出“構建新型儲能容量市場,明確給予新型儲能與抽水蓄能相同容量電價機制”。我們預計未來此項政策有望逐步推廣到其他省份,并帶動新型儲能發展。根據公司發布的調研問答紀要: 1)抽水蓄能方面,甘肅、青海、遼寧、新疆、陜西、山西等地的項目已有序開展前期工作,2022 年12 月30 日,青海格爾木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正式獲核準批復,成為青海首批核準抽蓄項目之一;2)電化學儲能方面,在甘肅、河南、江蘇等19 個省份已配置或欲配置電源側電化學儲能,合計6GWh。隨著公司儲能項目逐步落地,有望為新能源裝機規模提升提供保障。
投資建議與估值。公司圍繞“風光三峽”和“海上風電引領者”的戰略目標,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背景下,未來成長性高。根據公司經營情況,我們調整2022-2024 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2-2024 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37.70 億元、297.90 億元、367.90 億元,增速分別為53.5%、25.3%、23.5%,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99 億元、88.26 億元、111.48 億元,增速分別為25.8%、24.3%、26.3%,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項目推進不及預期;審批進度不及預期;政策推進不及預期。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