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10 月27 日晚,寶豐能源發布2023 年三季報,公司2023 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4.01 億元,同比減少5.05%,實現歸母凈利潤38.91 億元,同比下降27.58%;實現扣非凈利潤41.46 億元,同比下降27.86%,基本每股收益0.53 元。
焦炭板塊小幅承壓,烯烴板塊盈利明顯改善
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73.11 億元,同比增長3.11%,環比增長15.01%;歸母凈利潤16.34 億元,同比+20.34%,環比+52.50%;扣非凈利潤17.10億元,同比+16.42%,環比+47.96%。公司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環比漲幅較大,主要原因一是寧東三期100 萬噸/年烯烴項目已于9 月中旬投入試生產且運行穩定,帶來部分烯烴產量的釋放;另一方面,主營產品價格價差環比二季度明顯改善;疊加煉焦煤等原材料采購價格下跌,成本端改善較為明顯。
價格價差方面,根據公司經營數據披露,主要產品PE/PP/焦炭/純苯/改質瀝青/MTBE 三季度均價(不含稅)
7208.62/6684.40/1481.71/6164.06/4330.45/6907.06 元/噸,環比分別+2.40%/+0.43%/+7.91%/+6.36%/ +0.63%/+2.96%,各產品均價相比于二季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揚。而根據我們對市場價格的跟蹤,主要產品價差焦炭-精煤/聚乙烯(HDPE)-乙烯/聚乙烯(LLDPE)-乙烯/聚丙烯-丙烯/乙烯及丙烯-甲醇/甲醇-煤炭環比分別-4.46%/+9.09%/+7.25%/+12.80%/+103.66%/+7.30%。綜合來看,焦炭板塊盈利小幅承壓,烯烴板塊盈利則有明顯改善。
成本方面,公司烯烴板塊原材料主要采購煤炭,煤炭價格對成本影響較大,前三季度受房地產支撐不佳以及澳煤進口放量、煤礦事故頻發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整體下跌。根據公司披露,2023 年前三季度氣化原料煤/ 煉焦精煤/ 動力煤/ 煤焦油平均采購單價同比-14.28%/-26.08%/-8.05%/+5.23%。
量方面,從公司披露的經營數據來看,焦炭的產量/銷量環比二季度減少1.87/6.83 萬噸,聚烯烴的產量/銷量環比二季度增加8.64/6.20 萬噸。其余產品量方面環比變動基本持平,預期隨著后續寧東三期100 萬噸烯烴項目產能爬坡,第四季度仍將為公司持續釋放聚烯烴產品增量。
費用控制方面,公司三季度銷售費用占比環比下降0.06pct,管理費用占比環比下降1.06pct,財務費用占比環比下降0.43pct,公司費用整體保持穩定。
多項目平行建設,遠期成長性充足
公司2023 年多項目平行建設,新增產能眾多,未來成長性可期。據公司公告稱, 20 萬噸/年苯乙烯項目已于8 月2 日正式投料試車;寧東三期烯烴項目甲醇工段已于今年3 月底投入試生產,目前已達到設計產能;100 萬噸/年烯烴項目已于9 月中旬投入試生產,目前試生產運行穩定;25 萬噸EVA 工段預期10 月底正式開車;內蒙古300 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順利建設中,部分項目建設好于預期;寧東四期50 萬噸煤制烯烴項目于2023 年8 月進入擬審批階段,預計于2023 年四季度開工建設。
長期來看,待上述各項目順利建設、達標達產后,公司將擁有700 萬噸焦炭以及670 萬噸煤制烯烴產能,同時配套50 萬噸EVA 等高端產品產能,產品矩陣得到進一步豐富,遠期成長性顯著。
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公司的規模優勢和成本控制領先全行業,盈利情況遠超市場平均水平,同時不斷壓縮成本,成為行業內標桿企業。寧夏三期及內蒙古項目一期落地將顯著增加公司競爭力,未來成長空間廣闊。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7.24、104.22、149.00 億元,同比增速為-9.2%、82.1%、43%。對應 PE 分別為18.31、10.06、7.03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1) 新建項目建設進度不及預期;
(2) 原材料及產品價格大幅波動;
(3) 宏觀經濟下行。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