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發布2023 年第三季度報告,2023 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86.54 億元,同比減少2.39%,實現歸母凈利潤61.88 億元,同比增長23.75%。2023 年Q3 實現營業收入137.56 億元,同比減少24.19%,實現歸母凈利潤16.52 億元,同比減少20.72%。
產業鏈價格下降提升經濟性,驅動終端裝機穩步上升,長期發展信心足。
價格回落刺激投資需求,大基地等集中式項目啟動;能源短缺刺激裝機增長,非洲、中東等海外新興市場增量顯著。在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和全球綠色經濟發展等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中長期仍將穩步增長,有望突破400GW。公司公告股份回購計劃,計劃在董事會審議通過12 個月內回購5-10 億元公司股份,用于未來的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表明了公司對業績基本面和長期發展的信心。
下行周期供需失衡競爭加劇,技術創新和制造轉型提供內生競爭力。公司貫徹五年滾動發展戰略規劃,堅持技術創新和工業4.0 轉型,業績韌性增長。硅片方面,G12 與 N 型優勢產能規模持續提升,2023 年前三季度產銷規模同比提升68%。另開發“Deep Blue”+AI 定式模型,定制化“解決方案”滿足客戶高質量、差異化、柔性化需求,目前已實現全規格硅片產品供應1000 余種,領跑行業。電池環節,銅制程工藝進一步降本增效,TOPCon 工程擬實現升級為TBC 電池。組件環節,實現“G12+疊瓦”3.0 產品全面迭代。廣州25GW 太陽能電池工業4.0 智慧工廠導入G12 大尺寸技術優勢,協同“G12+N 型+疊瓦”全產業鏈。
重視全球合作與人才培養,擴大“差異化”“全球化”優勢以穿越周期。
公司堅持以人為本的橄欖型組織建設,以觀念統一、業務科學、協作和諧應對跨地域、國際化挑戰。23 年5 月公司與Vision Industries 率先合作打造沙特本土的光伏產業鏈,一期目標產能20GW。子公司Maxeon的IBC 電池累計出貨量超10GW;組件Maxeon7 光電效率達世界新高24.7%。目前公司全球化商業布局向好,與歐洲、韓國、東南亞等區域客戶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供應鏈關系良好。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5.9/81.9/113.3 億元,對應PE 為10.2/9.5/6.9 倍。我們維持對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光伏需求增長不及預期;產能擴張進度不及預期。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