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 年1 月20 日公司發布公告,公司預計2022 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308 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增加約145 億元左右,同比增加89%左右。
減值與融資費用影響22Q4 業績釋放。根據公告測算,2022 年四季度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36.72 億元,同比下降8.82%,環比下降59.61%。據公告,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約24 億元,影響2022 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約12 億元,另外一次性計入未確認融資費用約11 億元,影響2022 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減少約5 億元。假設剔除減值影響,公司22Q4 歸母凈利潤約為48.72 億元,仍低于我們預期。
2022 年商品煤產銷小幅下滑,2023 年有望提升。據公告,2022 年公司完成商品煤產量9953 萬噸,同比下降5.23%,完成商品煤銷量10469 萬噸,同比下降0.9%,其中自產煤銷量9126 萬噸,同比下降2.74%。2022 年四季度,公司完成商品煤產量2296 萬噸,同比下滑15.74%,環比下降11.45%;銷售商品煤2606 萬噸,環比增長1.6%,同比下降8.41%,其中自產煤銷量2197 萬噸,同比下降11.34%,環比下降2.09%。營盤壕煤礦在2022 年3 月進入試生產階段,因此預計煤炭產能在2023 年有望逐步釋放。此外,兗煤澳大利亞受潮濕天氣以及疫情的影響,產量同比下降20%,隨著拉尼娜天氣的結束,2023 年兗煤澳大利亞的前景更為樂觀,同時也購置額外采礦以及排水設備來推動產量恢復,因此預計2023 年公司煤炭產量有望回升。
戰略轉型穩步推進,未來成長空間廣闊。據公司2022 年10 月23 日《關于戰略轉型實施進展公告》,礦業方面,營盤壕煤礦進入聯合試生產;金雞灘煤礦獲得200 萬噸/年產能核增;轉龍灣煤礦中厚煤層超長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建成投產,具備今后10 年年產千萬噸水平。下一步,公司將繼續聚焦5-10 年煤炭產量規模達到3 億噸/年的長期目標,堅持內涵式增長與外延式增長并舉。控股股東將積極履行解決同業競爭的公開承諾,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相關工作。化工方面,積極推進魯南化工己內酰胺產業鏈配套工程、未來能源50 萬噸/年高溫費托等項目建設,打造精細化工集群。新能源方面,2022 年山東省內利用礦區場地啟動分布式光伏項目,陜蒙地區開展了獲取新能源指標的前期工作。力爭2025年實現風光電裝機規模300 萬千瓦。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22-2024 年公司歸母凈利為307.71 億元、340.55億元、360.25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6.22/6.88/7.28 元/股,對應2023 年1 月20 的PE 為6 倍、5 倍、5 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煤價大幅下跌;2)化工品價格大幅下滑;3)轉型發展慢于預期;4)公司產量恢復慢于預期。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