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業績大幅增長,多晶硅產銷兩旺。公司主營多晶硅料的生產銷售,2022年名義產能10.5 萬噸。202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9.4 億元,同比+186%;歸母凈利潤191.2 億元,同比+234%;對應22Q4 單季度實現營收62.6 億元,同比+148%,環比-25%;歸母凈利潤40.4 億元,同比+223%,環比-27%;扣非歸母凈利潤40.4 億元,同比+225%,環比-28%。2022 年公司銷售多晶硅13.3 萬噸,同比增長76%。
低能耗+產線自動化,成本優勢顯著。電耗方面,公司通過優化生產工藝,持續降低單位產量的電耗,新建3.5 萬噸三期A 項目綜合電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60kWh/kg-Si;電價方面,公司產能集中在新疆石河子、內蒙古包頭等低電價地區,同時簽署長期電價優惠協議,確保電價成本處于業內優勢水平。此外,公司IPO 募投項目生產效率更高,多晶硅產品單位蒸汽耗用更低;產線自動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人工成本持續下降,鞏固成本優勢。
布局硅材料一體化產能。公司積極布局硅材料上游一體化產能,在包頭市擬建30 萬噸高純工業硅項目、20 萬噸有機硅項目,部分工業硅產能可配套公司在包頭的20 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及2.1 萬噸半導體多晶硅項目,成本有望通過硅粉自供進一步下降。競爭格局方面,從短期來看,硅料行業新進入者在2023 年投產較多,競爭格局將有所分散。長期來看,具備原材料及制造成本優勢的頭部企業有望獲得合理的長期回報。
風險提示:新增產能投產不達預期的風險;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公司降本不及預期的風險。
投資建議: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 年實現硅料銷量18.4/31.1/45.7 萬噸,營業收入248.0/266.4/301.7 億元, 同比增長-20%/8%/13% ; 實現歸母凈利潤116.6/79.4/52.2 億元, 同比增長-39%/-32%/-34% , EPS 分別為5.46/3.71/2.44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為8.9/13.1/19.9 倍。綜合考慮FCFF 估值和相對估值,我們認為公司股價的合理估值區間為54.0-57.6 元,對應2023 年動態PE 區間為9.9-10.5 倍,較公司當前股價有11%-18%的溢價空間。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責任編輯: 張磊